•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地融合 特色发展


  • 廉洁文化建设滋养初心立德树人。

        

    □马院宣(图片由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思政课建设是学院第一要务的立院导向,积极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新体系,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阐释,不断开创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新局面,走出一条校地融合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校地融合 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学院坚持校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思政课”课程教学案例和“大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校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院统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江姐纪念馆、吴玉章故居陈列馆,宜宾市赵一曼故居、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李庄廉洁文化展馆等校外资源,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结合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开展多样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地共建“大思政课”课程教学案例。学院充分挖掘自贡、宜宾两地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学院与中共自贡市委党
      校、自贡红色名人纪念馆合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开发课程案例、培养思政队伍,挖掘并用好吴玉章、卢德铭、江竹筠、邓萍等本土红色资源以及自贡井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库,组织拍摄《遵义城下洒热血》《红色精神映初心 时代新人担使命》《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等微视频,红色文化育人迈出坚实步伐。
      校地共建“大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学院协同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自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旨在建成自贡市思政课“七个一”成果体系(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工作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提供一批高质量智库咨询报告、培养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具体举措包括,培育建立联合工作室、培塑思政课品牌活动、开发产出优质课程资源、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学院举办“2023年度中职职教‘素提计划’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自贡市2023年思政课教师培训班等活动,覆盖全市两县四区200余名教师,与自贡市委宣传部、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开展“盐都思政讲坛”巡回宣讲活动,打造本土思政品牌。

    校地融合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阐释
      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科研服务教学重点在于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讲好思政课提供学理性支撑。学院协同地方共建科研平台、共答时代之问、共享育人成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走深走实,以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引领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滋养初心,立德树人。
      校地共建科研平台。学院先后与自贡市委组织部、自贡市委宣传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贡市委员会、宜宾市纪委共建“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基层廉洁建设研究中心”地厅级科研平台,搭建学科建设高地。每年学校划拨每个平台项目经费10万元、运行经费3万元。近3年来,平台项目成果直接支撑学科建设的专著有5部,CSSCI、中文核心文章19篇,咨询报告5篇。
      校地共答时代之问。学院依托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主动对接合作共建单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校地协同,以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共答时代之问,阐明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道理。近3年科研平台承接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22项。助力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京坪村创建“党旗辉映玫瑰红”党建品牌,凝练“五引五强”工作法,服务乡村振兴。
      校地共享育人成效。一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二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引领思政教育本科生和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发展;三是将校地合作打造的校外党建文化阵地、文明实践宣传阵地用作实践教学基地,共享育人成效,近3年打造10余个校外党建文化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

    校地融合 开创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新局面
      学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自身专业、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优势,协同地方共建产业学院、共创理论宣讲、共办干部培训,不断开创理论巡讲、政策咨询和干部培训工作新局面。
      校地共建产业学院。学校先后与自贡市委组织部、自贡市委宣传部共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2个产业学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建设与运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打造了集党性教育、党员培训、党建研究、党员活动、特色孵化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主要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教育培训、志愿服务、阵地打造、品牌塑造、宣传推介等工作。“自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报告”被签批,提出的资政建议被采纳。近5年撰写咨询报告41份,被采纳18份。
      校地共创理论宣讲。学院依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组建教师宣讲团和研究生宣讲团,创新基层理论宣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让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记得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学院15名教师入选四川省委、自贡市委理论宣讲团,每年参与理论宣讲约150场次,宣讲受众涵盖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
      校地共办干部培训。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师资队伍优势,积极承接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干部培训及骨干培训班,服务地方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近3年来学院每年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0个左右,累计5000余人接受培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